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2024年3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作为天津市第二期“津石榴”西部支教帮扶计划思政课支教团的一员,我踏上了思政援疆之路,赴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任教,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与仁爱情怀。工作期间,我始终坚持立足新疆、立足和田、立足医专,为受援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技能比武、宣讲培训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文化润疆,践行家国情怀文化润。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文化润疆,根本在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通中华文化血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新疆优秀地域文化和内地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发展成就,聚焦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多维度挖掘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教学资源”,开发了《瀚海变通途 串起幸福路》等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心系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和国家蓝图紧密相连,激发学生“扎根新疆、为国奉献,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发挥引领作用,践行传道情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必须具有厚实的业务基础。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平均年龄不满30岁,面对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帮助青年教师认识思政课教学规律、掌握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是本次支教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工作期间,我通过参加集体备课、讲授示范课、磨课练兵、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就提高受援学校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受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2024年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萌新磨课、骨干练兵”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取得了该校在此类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坚持立德树人,践行仁爱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秉持仁爱之心,给学生心灵埋下仁爱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对待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苦功夫,在讲好关键一句、灵魂一句、最后一句上练真本领,努力把思政课打造成为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理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一次援疆行,一生援疆情。援疆不只是一次人生的经历,用心、用情、用力,它就是一种生命的精彩!这种生命的精彩来自我可爱的学生,来自我可敬的同事,更来自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新征程上,我将时刻牢记“六要”嘱托,始终坚持“六要”标准,发扬渤海人“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训精神,为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