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教委《关于做好2012年暑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津教委[2012]59号)精神,帮助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思政部今年暑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重庆、武汉地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此行活动以“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为主题,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考察。为实现考察活动的预期目标,思政部制定了详细的考察计划,选取“红岩村”、“歌乐山烈士陵园”、“八七会议会址”和“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四处作为实践学习目的地。8月12日至8月22日,思政部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重庆、湖北武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8月14日教师们到达重庆开始了红色寻访,首先参观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魂广场。走进红岩村革命纪念馆,让教师们震撼的是烈士们的无畏和勇敢,可以深切地认识到“红岩”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那种对党的忠诚的革命意志、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世界。最后,思政部主任杨津田代表思政部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感慨:“红岩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后世之人应永记不忘”!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设在国民党“军统”特务重庆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旧址,是1949年“一一二七”政治大屠杀的发生地,在这里,教师们吊唁了歌乐山英烈,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在渣滓洞、白公馆,教师们目睹了革命先烈们曾经坐过的牢房、国民党反动派曾经用过的刑具,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监狱中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历史,教师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天,教师们又奔赴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人民大礼堂建于50年代,虽然已有半个世纪但至今仍感到它既辉宏大气又不失古雅灵秀,色彩鲜明又大方瑞丽让让教师们无不叹服。
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人民广场西侧,这里记录了重庆的历史。教师们在感悟巴渝文化的同时更震撼于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三峡移民的惊世壮举。
到了武汉,我们首先前往八七会议会址。半天的参观学习,给老师们留下无数的感动,在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老师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缔造新中国的艰辛与伟大。
此外,老师们还参观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一幅幅烈士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个个真实的场景再现让老师们感受到了革命党人坚持真理、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精神,感悟到他们用热血与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带给教师们的震撼却很巨大。教师们近距离接触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教师们纷纷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一定要把参观考察的收获、体会结合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所学、所感、所悟、所思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思政部还将进行成果的进一步推广,把这一行的丰硕成果通过网络宣传、编写案例、制作课件、课堂教学、成果结集等形式带给全校师生,真正达到社会实践考察与教学内容的相互融会贯通。